康希诺是做什么的公司?2020康希诺公司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2)
成立10年连续亏损
如果将疫苗市场比作一个江湖,那么葛兰素史克、辉瑞、默沙东和赛诺菲等当属龙头大佬,即使拥有埃博拉疫苗和新冠疫苗两款明星成品,成立已经10年的康希诺只能算作是“新生代”。
截至目前,康希诺手握16种疫苗产品,涵盖13个疾病领域,产品线堪称华丽。然而十余种疫苗,至今仍然没有一款实现商业化。
10年来,康希诺处于持续亏损状态,营业收入甚至不及亏损零头。2017-2019年,康希诺营业收入均不超过300万元,分别为18.72万元、281.19万元和228.34万元,亏损额度分别为6445万元、1.38亿元和1.57亿元。
但康希诺并未打算停止“烧钱”,随着研发管线的扩充,康希诺的研发投入也不断增加。
2017-2019年,康希诺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810万元、1.13亿元和1.51亿元,3年间累计投入3.32亿元。
方正证券在研报中预测,康希诺2019-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可以达到-1.42亿元、0.09亿元和2.25亿元,预计将于2020年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不过疫情的出现似乎让康希诺距离实现盈利又远了一步。
根据招股书,康希诺2020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41-1.11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51.54%-92.49%。
康希诺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现有研发项目的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公司在研发人员薪酬、耗用物料、仪器设备、检验测试等方面将进行持续性的投入,预计未来三年(2020-2022年)将要投入9-12亿元,研发投入将使经营亏损持续增加。
在风险提示中,康希诺特别指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如果康希诺在上市之日起第4个完整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仍然为负数,并且营收低于1亿元(含被追溯重述)就有可能触发退市条件。
这意味着,未来4年里产品销售对于康希诺来说尤为重要。
“非主流”产品有望推业绩增长
尽管埃博拉疫苗和新冠疫苗声名在外,但很难成为康希诺业绩增长的动力。
根据招股书,除了上述两款明星产品外,康希诺最快可以获批上市的产品是预防脑膜炎的两款结合疫苗MCV2(拟用商品名:美奈喜)和MCV4(拟用商品名:曼海欣),两款产品预计在2020年获批上市。
脑膜炎球菌疫苗在国内有着较为成熟的市场。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由于脑膜炎球菌疫苗长期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中,中国新生儿脑膜炎球菌疫苗的整体接种率在 99.7%左右,其中根据批签发数据计算,2019 年中国一价和二价脑膜炎球菌疫苗的接种率约 89%,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的接种率约 11%。
脑膜炎球菌疫苗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和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CV)。
目前在发达国家MPSV已经被MCV所取代,但国内最常见的仍然是MPSV多糖疫苗。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数据,2019年中国脑膜炎球菌疫苗总批签发量为6104万支,其中MPSV2的批签发量达4145万支,占比67.9%。
但多糖疫苗不能产生免疫记忆,免疫持续时间段,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保护效果不好。而结合疫苗在接种后可以形成免疫记忆,可产生再次免疫应答,免疫持续时间长,且使用不受年龄限制。
君联资本医疗投资副总裁张文泽7月24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结合疫苗在将来肯定会取代多糖疫苗成为脑膜炎疫苗的主流。
根据灼识报告的预测,国内脑膜炎球菌疫苗市场预计将由2019年的22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30年的77亿元人民币,增长原因主要是由于非免疫规划脑膜炎球菌疫苗(主要是MCV2和MCV4)的单价较高,相对多糖疫苗适用人群更广,总体销售额较大。
未来5到10年,中国对MCV2和MCV4的市场需求都将显著增加。
牛仔网微信号:牛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