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新基建”,卫星互联网进程加快
据国外媒体8月19日披露的消息得知,当地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了第11批星链互联网卫星,目前卫星链发射均已成功完成,发射时间是当地的一个星期二。
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一枚名为“猎鹰9号”的火箭在基地的40号发射台发射成功。据悉,这是一枚二级火箭,共有58颗星链卫星以及3颗小型skysat卫星搭载这枚火箭成功进入太空。发射时间是美国东部时间8月18日的上午。
这次执行的行星链卫星发射任务,是SpaceX在2019年第11次执行发射任务。此次卫星成功发射后,入轨卫星的数量总和将达到653颗。而且这653颗卫星中,并不包括发射时间为2018年的2颗原型卫星。
SpaceX的负责人马斯克最早宣布卫星互联网服务计划的时间是2015年1月,当时他们为这个项目命名的名称是“星链”。在SpaceX的计划里,预计发射到轨道上的通信卫星数量是1.2万颗。这些卫星都是为地球上的宽带互联网提供服务的,这1.2万颗通信卫星的数量是已经获得相关部门批准的。除此之外,SpaceX还令赛申请了3万颗卫星的发射。
卫星互联网的覆盖性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它是对 5G 网络不足之处的填补力量,同时也开始向6G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传统的移动通信星座可以提供话音服务,但是它有着前期投入成本过高和收入低回报低的根本性弱势,最终败下阵来。与地面通信系统之间呈现的是一种竞争关系。现在我们应用的是宽带低轨卫星星座,该星座具有宽带高、范围覆盖广、建设成本低以及时效明显优于高轨卫星的优点。
小区回传、动中通、中继到站、混合多波四种卫星互联网被TUT提出将要与5G融合。 6G 时代如果得以实现,那么地面移动与卫星移动通信将实行标准制式、终端、网络架构等多方位全面融合。空、天、地、海泛在的移动通信网络将会成功被建立起来。
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在轨道和频段资源布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毕竟蛋糕就一块儿先到先得。各国现在统一遵守的是国际电信联盟 ITU的现行 规定,各国凭实力采用先占先得的方式来竞争获得卫星频率及轨道使用权,届时卫星到期,占有国可以进行心卫星补充发射,他国不得争抢。
这其实就是先发射卫星的国家占有了永久资源。所以轨道及频率资源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它是卫星互联网组网建设的瓶颈。目前各国都在大显身手,用尽手段加快低轨卫星互联网计划的推进,意在先发抢占领地。
“新基建”的七个项目包括卫星互联网纳布局和建设,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该项目。国家发改委第一次在2020年4月明确了“新基建”范围。把卫星互联网与 5G、物联网、工业 互联网并列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之后国家高度重视,频频出手支持,政策密集,推动卫星 互联网和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的决心和步伐都异常坚定。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我国星座组网已经初步建立国 有企业牵头发起“鸿雁星座”、“虹云工程”、“行云工程”等计划,。对于该项目的部署很多民营企业给与了支持。我国预计在 2025 年前将发射约 3100 颗商业卫星。
卫星制造是卫星互联网的上游环节 ,将首先获得受益。卫星制造技术在国外也不够成熟,相关企业少。谁先用有核心技术,谁就拥有核心优势。火箭发射环节在我国技术成熟,有国家队领导。将在第二位受益。中下游环节包括地面设备和卫星运营,将在第三、第四环节受益。目前市场容量大,利润空间可观,民营企业可大量参与,未来可期。
卫星互联网下游应用场景包括:物联网、船载/机载 Wi-Fi、海洋作业与科 学考察、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通信智慧、政府与军事应用、车联网等领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