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职工收入有新规定!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形式被鼓励(2)

  五、人才资源高效配置行动。落实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资源市场体系,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人才流动中主渠道作用。出台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人才流动配置提供精准化服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规范引导地方合理引才,推动人才政策与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相适应。围绕雄安新区、海南自由贸易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性国家重大战略,编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优化人才资源行业和区域布局,为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提供更加精准、科学、高效的人才供给。

  六、人才人事扶贫行动。针对“三区三州”、52个未摘帽贫困县等深度贫困地区,完善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双定向”(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部分职业资格考试“单独划线”等政策。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倾斜政策,配合做好有关工资倾斜政策调整工作。落实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放宽、一允许”(放宽学历、年龄、专业,允许招聘本地生源或户籍)政策。贯彻落实鼓励和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加强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完善后续扶持措施。深入开展专家服务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每年组织一批包括高级专家、留学回国专家、博士后在内的各类专家服务团,推进中东部地区和西部、东北地区的人才对口支援,引导各类人才向贫困地区柔性流动,带动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向贫困地区集聚。全面做好技能扶贫工作,做好技工院校对口帮扶工作。深入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绿色通道,优先落实资助政策。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52个未摘帽贫困县职业技能培训的帮扶力度,加大线上培训开放力度,扩大课程免费范围。统筹做好贫困地区技能人才评价和职业技能竞赛等工作,鼓励结合当地产业需求开发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组织开展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以技能促就业、助脱贫。

  七、人才服务提升行动。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专家服务基地、继续教育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人才服务载体建设。依托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人才服务全国“一网通办”。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对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指导。将职称评审管理、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技工院校管理等信息化建设纳入“金保工程”二期,加强人才大数据建设。推进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研究制定职业培训、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窗口、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等新标准。选择部分条件成熟地方开展人才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实现更多事项“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推进人才服务“一件事”改革。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提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

  八、人才表彰宣传行动。做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工作。组织开展国情研修、创新讲坛、国外培训、休假慰问等活动。完善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制度,构建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多层次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在相关表彰活动中向高技能人才倾斜。组织高技能领军人才休疗养、研修交流、节日慰问活动,不断增强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和岗位吸引力。遴选一批优秀人才代表、人才服务先进单位、人才服务发展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组织新闻媒体深度采访,开辟专栏系列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借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提高宣传效果。

  
郑重声明:用户在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股民学堂立场无关,所发表内容来源为用户整理发布,本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