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发布会掀开序幕 盘一盘苹果产业链

  

  益于业绩的快速增长,A股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司市值也迎来迅速成长,超过苹果股价增幅。

  根据苹果官方的最新消息,苹果秋季发布会时间正式确定,在9月15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16日凌晨1点举行。据悉,本次发布会发布的产品有iPhone、iPad和APPle Watch等系列新品。

  新品发布会掀开序幕,《每日财报》希望借机盘点一下产业链的相关本土公司。

  1

  苹果黄金十年,本土供应商快速崛起

  众所周知,苹果的系列产品是“全球代工”的经典产品,乔布斯赋予苹果公司的理念就是只负责设计、技术监控和市场销售,而所有的生产加工环节都以“委托生产”方式,外包给遍布世界各地的下游制造商,而中国就是最重要的代工基地。

  2009-2012年,iPhone4问世后苹果手机销量瞬间爆发,引领产业链相关公司业绩的上涨。2013-2017年,苹果新品持续销量超预期,且产品创新带来产业链新趋势机会。2016-2017年,智能手机销量达到顶峰,但苹果引领的全面屏、FaceID、玻璃机身等新领域依然具有机会。2019年开始,苹果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机,而是横向拓展到可穿戴设备Airpods,参与其中的公司再度受益。

  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苹果产业链的本土企业有两类最为受益:首先,处于优质赛道,并且在单一优质赛道纵向延伸,把有限的赛道无限延长,如声学赛道的歌尔股份(行情002241,诊股)和光学赛道的欧菲光(行情002456,诊股);其次,选择在多赛道向横拓展,多点开花,从单品类到多品类,如立讯精密(行情002475,诊股)

  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受益于业绩的快速增长,A股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司市值也迎来迅速成长,从2012年初的 547.48亿元提升至2019年底的4683.10亿元,年复合成长率为30.77%,市值增速远超同期苹果公司市值增长幅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苹果上游产业还在不断向中国大陆集中,大陆&香港核心供应商数量增多,而且近年来苹果核心供应商向东南亚集中的趋势明显。2019年,位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核心供应商数量占比已接近70%,其中中国公司(包括中国台湾与中国香港)合计上榜86家,台湾的供应商最多有46家,而中国大陆与香港分别上榜30家与10家。

  从行业分类看,中国整体的上市供应商排名前三的主要分布在技术硬件与设备(43家)、半导体(6家)、资本货物(6家)。

  从工厂数量变化来看,在中美贸易摩擦大背景下,2019年苹果供应链厂商中国工厂比例不降反增,2019年苹果公司全球807家工厂中,有 383家设在中国大陆,相比2018年增加了27家。

  2

  所处产业链的地位和未来的机遇

  《每日财报》简单的把产业链分为上游核心芯片、中游零部件、下游整机组装,从过去历代 iPhone的BOM成本清单中可以看到,其成本的大头主要是各类芯片和屏幕,其次是零部件及模组,最低是整体组装。

  从产品结构看,中国公司(包括中国台湾与中国香港)主要集中在代工厂、包装材料、电池及配件等领域,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行业。

  进一步展开来看,随着整机的不断升级和进化,零部件的单品价值量正在发生变化。以苹果的主要产品iPhone 系列为例,这些年来摄像头成本的上升最为明显,尤其是在最新款iPhone 11 Max Pro中,摄像头一跃超过屏幕/触控,成为手机物料中最贵的部分,相反,内存成本成为零部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环节。

  国内厂商主要集中在中游零部件环节,包括声学、摄像头模组、连接器、PCB、模切件、功能件、外观件、中框等环节,而上游的核心芯片和屏幕等环节则没有国内厂商供应。本土公司中长期为苹果提供玻璃盖板的蓝思科技(行情300433,诊股),提供电池及配件的德赛电池(行情000049,诊股),以及提供连接器与线材的立讯精密与苹果公司的联系依然紧密。对应到上市公司收入占比,蓝思科技、德赛电池、立讯精密2019年来自苹果收入占比可能超过四成。

  但客观的来看,近年来苹果核心供应商频繁洗牌,而且价值低端的零部件制造公司被替代的风险显著高于芯片领域。2014-2019年中国(包括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入围与出局苹果产业链的公司名单显示,包装印刷、PCB、精密结构件等领域的厂商频繁发生变动,这不仅警醒了本土企业,也给我们选择投资标的提供了一个思路:尽量选择价值含金量高的企业。

  此外,在壁垒低的领域,一些优秀的公司虽然暂时并未进入核心供应商名单,但是潜力明显,例如PCB厂商中的崇达技术(行情002815,诊股)、超声电子(行情000823,诊股)等。

  通过翻阅苹果公司过去几年的财报,《每日财报》发现,iPhone的收入占比进一步下滑,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63%下滑至2019年的55%。除了iPhone以外的服务以及配件业务大幅增长,比如说可穿戴设备,苹果公司整体收入的增长也进入新旧动能的切换,但硬件方面的创新依然是苹果产业链公司能够持续成长的核心动力。

  首先,随着5G版本的推出,整个iPhone的射频端的价值量进一步提升,天线复杂度提升,插槽形态的变化等有望带来价值增量,受益标的主要是立讯精密、信维通信(行情300136,诊股)等。其次,内部紧凑的空间使得软板价值量持续提升,同时部分厂商份额有所提升或切入新的物料,受益标的主要是鹏鼎控股(行情002938,诊股)、东山精密(行情002384,诊股)等。最后,5G手机散热性能需求提升,石墨散热片成为主流,国内供应商有望受益于量价齐升,中石科技(行情300684,诊股)、安洁科技(行情002635,诊股)等公司有望受益。

  另一方面,以AirPods、Watch、 iPod和智能音箱为代表的可穿戴业务成为苹果公司业绩增长最快部分,2016-2019财年营收复合增速为36.08%,高于苹果公司6.46%的整体增速。在2019 财年,苹果公司可穿戴及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80.49亿美元,已超过iPad 业务,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强力引擎。

  以苹果airpods为例,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芯片和方案厂商,中游主要是如 PCB、电池、扬声器、线缆、天线等各种零部件,下游主要是整机组装或代工厂,随着整体市场空间快速扩大,上中下游都迎来快速爆发的机遇。这是未来主要的掘金机会,比如说SIP,也就是系统级封装。

  为同步满足高集成度、小型化需求,苹果在最新发布的 AirPods Pro 产品中引入SIP封装设计将两块惯性测量单元(IMU)、一块蓝牙模块、一块音频编解码器结合,实现在添加主动降噪功能的同时优化设备尺寸及用户佩戴体验。基于AirPods Pro中SiP的成功引入,苹果有望在未来普通版 AirPods中也采用SiP设计,同时安卓系TWS厂商亦有望推出基于SiP方案的具有主动降噪等功能升级的TWS耳机新品,这两者有望提振SiP封装服务的需求。

  文章最后还是要提示一下风险,如果按照市场化的竞争规则,那么本土企业在苹果产业链的前景肯定不会差,但目前国际政治形势微妙,逆全球化趋势明显,中国的科技型企业也在承受被西方势力遏制的压力,苹果产业链的本土公司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郑重声明:用户在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股民学堂立场无关,所发表内容来源为用户整理发布,本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