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寻常百姓家生活的零售超市

  超市行业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行业发展的最终格局或许只能是走向高集中度。  

  10月19日,阿里宣布拟斥资280亿元港元(约36亿美元),直接和间接共持有港股高鑫零售72%的股份,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此消息打破了商超领域的平静。

  我们注意到,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菜市和供销社、改革开放后的农贸市场和专营品类杂货店模式到90年代外资推动下的大卖场、超市业态发展,在各阶段超市行业作为必须生活品的最终销售渠道已经历多次变革,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超市已经融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

  2015-2019年,中国商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商品零售总额达36.49万亿元,同比增长7.90%,超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2019年中国连锁百强TOP10中,苏宁易购(行情002024,诊股)集团以3787.4亿元的销售额领先其他连锁企业,其增长率同样较高,达到12.5%。具体来看,华润万家、永辉超市(行情601933,诊股)、沃尔玛、家乐福作为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TOP10的企业,超市业态在连锁百强TOP10的比例达到4家,表明超市业态在零售行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

  从分散走向集中或为必然

  从发展格局上来看,我国区域性的龙头超市较多,各省均有本地的超市品牌企业,而全国性超市品牌较少。

  凯度咨询 201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超市行业CR5为26.7%,目前形成高鑫零售、华润万家、沃尔玛、永辉、家乐福5大CR5企业。其中龙头企业中高鑫零售以市场市占率8.1%位居第一,随后华润万家、沃尔玛、 永辉、家乐福市占率分别为 6.8%、4.8%、4.1%、2.9%。

  融入寻常百姓家生活的零售超市

  而海外成熟市场则呈现截然不同的格局,爱尔兰、法国、英国等国家均出现高度集中的发展格局,CR5最高达近90%。此外,细分业态中美国大卖场CR3为99%,其中沃尔玛以84.9%占据大卖场最高市场份额。

  事实上,海外成熟市场最终都走向集中并不是一种偶然,超市行业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行业发展的最终格局或许只能是走向高集中度,关于这一点,《每日财报》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分析。

  首先,从收入的角度来看,生鲜及日用百货的零售渠道具备高周转、低毛利的特征,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导致行业下游溢价空间较弱。另一方面,我国超市行业目前呈现集中度低、区域性分布的行业格局,分散竞争下,行业竞争激烈贸然提价将导致失去客流。超市难以通过提价来提高营收,规模化是提高营收、提升集中度最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从成本端来看,商品流通环节冗长,区域经销商、批发商层层加价,小批量采购议价能力弱。以生鲜产品为例,生鲜产品从产地到最终消费地的流通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中间环节。以蔬菜为例,一般要经过大型一批市场、二批市场和三批市场才能面向最终的消费者,面临多层加价的问题。

  数据显示,传统生鲜产品从生产至终端零售的加价率约为45%,而且在运输和运营过程中涉及的费用较高,极难控制损耗,这就导致了生鲜产品成本端的压缩控制对于其周转的促进及门店端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食品饮料等快消食品出厂价格至终端零售价格差距接近 100%,超市向上游议价幅度大。企业议价能力决定行业上游采购成本,但由于小规模企业销售额与客流量规模小,对上游企业话语权弱难以降低采购成本,而大企业具备先天的议价能力,正所谓“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最后,从品牌发展的角度来看,全国超市品牌通过规模化发展、广泛布店,规 模化发展提升门店消费者覆盖范围并增加了品牌的认可度,企业通过规模化拥有了更大潜力的市场,更强的聚客能力。

  2

  生鲜“二王”:永辉VS家家悦(行情603708,诊股)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阿里、京东等电商以低价、 全品类、便利性的配送服务涌入,满足消费者产品和多样需求,迅速冲击产品服务单一的超市业态。

  凯度消费者调查显示,有67.6%的顾客选择电商渠道是由于电商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有 62.9%的顾客选择电商是因为产品优惠。不得不承认,传统超市与卖场的的市场份额受电商侵蚀明显。电商冲击下,近年来超市、大卖场以及杂货店的快消品消费占比持续降低。其中电商快消品占比已由2014年的6%提升至 2018年的16.7%,大卖场占比由23.6%降至20.2%,超市/小超市占比由39.4%降至35.3%。

  消费流量持续向线上转移的背景下,线下渠道追求增长,则需要与电商差异化的高频消费品类支撑,而生鲜品类就是很好的高频消费品类。据前瞻研究院数据,约70%的消费者至少每周消费一次生鲜,生鲜消费有望继续夯实超市渠道客流。

  基于以上的逻辑,《每日财报》重点介绍在生鲜领域最近竞争力的两家公司:永辉超市和家家悦。超市生鲜行业内就有“南永辉,北家家悦”的说法,家家悦和永辉超市都深耕生鲜业务,2019年两家公司生鲜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3%和44%,比重接近一半。

  公开资料显示,永辉超市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大陆首批将生鲜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是国家级“流通”及“农业产业化”双龙头企业。家家悦的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山东省威海糖酒采购供应站,1995年后转型从事连锁零售业,2011年成立家家悦品牌,立足胶东、并逐步向全山东拓展,现已成为以生鲜差异化定位的区域性超市龙头。

  先来把两家公司进行一下对比。首先,在营收规模上,2015-2019年,永辉超市的营收分别为421.4亿、492.3亿、585.9亿、705.2亿、848.8亿,而同期家家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5亿、108亿、113亿、127亿、153亿,和永辉超市相比,家家悦在规模上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在门店扩张层面,2015年至2019年,永辉超市的门店数量由388家快速增长至911家,年复合增速约24%,而同期家家悦的门店数量从2015年的613家增加到2019年的783家,增长速度不及永辉超市。

  通过以上的数据对比,《每日财报》可以直观的发现,永辉超市在规模上要大于家家悦,前者是行业的龙头。但家家悦的盈利能力要优于永辉超市,2017-2019年,家家悦生鲜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5.34%、15.79%和15.87%,而同期永辉超市的这一数据分别为为13.54%、14.86%、13.22%,家家悦明显占优。

  融入寻常百姓家生活的零售超市

  融入寻常百姓家生活的零售超市

  在估值层面,永辉超市目前的动态PE为21上下,而家家悦的这一数据为36左右,家家悦的估值明显要高于龙头永辉的估值,《每日财报》发现,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ROE水平。过去三年永辉超市的ROE分别为9.32%、7.89%、7.96%,而家家悦的这一数据分别为13.07%、16.63%、16.35%,基本是两倍的关系。

  说完两家公司的不同再谈一下共性。上文《每日财报》提到,由于溢价能力较弱,超市行业的龙头企业的发展本质并不是赚取高额进销价差,而是通过成本端的不断压缩和效率的提升来提高商品的性价比,因此成本端的控制对于一家超市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永辉超市家家悦能够脱颖而出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通过直采控制成本。

  永辉超市的采购由基地直采、当地采购、远程采购、批发市场采购构成,公司直采比例约80%。生鲜品类持续维持较高直采比例,有机构对比了永辉超市及京东、天猫等主要超市电商竞争对手的9大类目合计45种典型商品的价格。最终发现,相较竞争对手,永辉超市在蔬果肉禽蛋等生鲜品类中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价格较竞争对手平均低12.4%。而家家悦实行“生鲜商品基地直供,杂货商品厂家直采”的模式,目前杂货直采比例达90%,生鲜直采比例超85%。相比之下,盒马2019年整体直采比例约 33%,永辉和家家悦的直采比例远远高于竞争对手盒马。

  另一方面,家家悦还进一步优化了供应链体系,目前临港物流园、张家口产业园、莱芜物流中心均部分投入使用,青岛维客物流中心也完成整合升级,这对于成本控制和未来扩张都有帮助。

  文章的最后做一下估值对比,永辉超市目前PE约为36倍,PEG约1.0倍,而家家悦目前的PEG约为2倍,可比公司中,全国性超市龙头高鑫零售由于是港股稀缺的零售龙头标的,估值较高,PEG超过两倍。从这个角度来看,永辉超市的估值优势更明显一些。

  不过,随着阿里加码零售市场,零售领域的市场格局有望继续发生改变。对于投资者来说,则是需要持续关注行业格局的变化,从而对于投资方向进行指导。

郑重声明:用户在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股民学堂立场无关,所发表内容来源为用户整理发布,本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