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苗开打!机构解读疫苗推出后对经济的影响(2)
》》 发达国家疫情现状:欧洲疫情控制良好,美国持续高增未见缓解
Q4以来,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疫情再次爆发。欧洲各国由于实行了较为严格的社交距离控制,本轮疫情复发在经过11月中旬的确诊高峰后已逐渐降温。英法意等欧洲主要国家最近一周新增确诊病例处于明显下行通道;仅德国无明显调头趋势。美国当前疫情仍持续高增,最近一周新增确诊病例仍然高达137万例且暂无缓和趋势。
》》 新兴市场疫情现状:巴西、印度仍存复发风险,其余国家疫情稳定
新兴市场主要国家,仅巴西疫情于11月再次复发,最近一周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万例,接近年内高点,目前仍处于上行通道。印度最近一周新增确诊已回落至3万例以内,恢复速度缓慢但仍处于下行通道,但根据疫情传播规律仍需警惕印度疫情出现二次复发。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当前疫情均较为稳定,下半年至今基本未出现明显反弹。
》》 疫苗进展:发达国家占据当前多数产能,新兴市场疫苗订购量不足
从疫苗订购数看,全球确认订购疫苗总剂量达73亿支,其中高收入国39亿支;中高收入国10亿支;中低收入国17亿支;国际组织7亿支;全球疫苗分配严重不均。
从疫苗数量的人口覆盖率看,当前各国疫苗订购对人口的覆盖率存在较大差距,高收入国家的疫苗覆盖率普遍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已确认订购疫苗覆盖率超过100%的经济体均为高收入经济体,新兴市场国家的疫苗订单普遍远低于完全接种的需要。
从整体注射进度来看,高收入国家将早于中等收入国家开启和完成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前者将集中于上半年进行注射并在Q2末基本完成大规模接种目标,后者可能将集中于下半年甚至2022年进行注射。
》》 疫苗注射对供给的边际改善作用强于需求
一是从各国疫后经济的修复特征来看,需求修复速度往往领先于供给。在发达国家需求已恢复或接近恢复正常但供给仍同比萎缩的情况下,疫苗注射对供给的边际改善作用更强,发达国家强大的工会制度以及财政补贴力度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强化需求、弱化供给的作用。二是从全球产业链分布来看,新兴市场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上游原材料以及中低端产成品出口国,发达国家的终端消费需求以及资本开支过程中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均依赖新兴市场供给,新兴市场国家前期疫苗订购规模不足将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其供给能力的修复速度。此类国家2021年上半年生产能力的修复主要依靠疫情的自然消退和社交距离控制解除。
》》 疫苗注射在上半年将提升通胀水平,在下半年将压降通胀水平
根据当前疫苗注射进度安排、疫苗对供给需求的影响特性以及全球产业链分布,疫苗推进将在2021年上半年推升通胀水平,下半年的持续推进将压降通胀水平。
发达国家上半年注射疫苗并在Q2末实现大规模接种后,将同时强化需求与供给,对供给的边际提升作用强于需求。然而当前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即便供给恢复,多数发达国家单一的产业链无法满足其自身生产制造需要,可能进一步将大对新兴市场国家供给的需求;而新兴市场国家的供给能力由于疫苗缺位存在不确定性。2021年上半年发达国家集中注射疫苗并在Q2末实现疫苗对国内人群的基本覆盖、新兴市场国家上半年尚且无法充分注射疫苗的局面可能强化供需矛盾,继而推升通胀水平。下半年起预计新兴市场国家疫苗注射边际速率将超过发达国家并加速其对全球产业链供给能力的修复,供需矛盾将逐步缓解通胀水平可能逐步降低。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美国印度落地共振带动商品价格上行;新兴市场疫苗不足叠加疫情复发导致上游供给持续受限;病毒变异导致疫苗失效;中美冲突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