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一文解读中国北斗应用前景(2)
北斗系统发布的接口控制文件已覆盖全部7类服务 供所有企业研制、生产
冉承其表示,今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前期已发布的有关文件的基础上,再发布定位导航授时(B2b)、星基增强(BDSBAS-B1C)、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PPP-B2b)、国际搜救共5类服务的接口控制文件,北斗官方网站同步上线。区域短报文通信、全球短报文通信2类服务的接口控制文件将定向发布。至此,北斗系统发布的接口控制文件已覆盖全部7类服务。同步上线的北斗所有7类服务的接口控制文件,供所有企业研制、生产。
冉承其介绍,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进行了升级拓展,区域通信能力达到每次14000比特(1000汉字),既能传输文字,还可传输语音和图片,并支持每次560比特(40个汉字)的全球通信能力。星基增强服务具备一类垂直引导进近(APV-I)能力,填补我国星基增强服务空白。国际搜救服务检测概率优于99%,具备返向链路确认特色能力,显著增强遇险人员求生信心。此外,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还能提供最高厘米级定位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大力发展量子导航、全源导航、微PNT等新质能力
冉承其介绍,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2035年前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为未来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持续推进系统升级换代,融合新一代通信、低轨增强等新兴技术,大力发展量子导航、全源导航、微PNT等新质能力,构建覆盖天空地海、基准统一、高精度、高智能、高安全、高效益的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