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全文一览(3)
(六)全面探索健全促进体系
15.提升市场主体品牌影响力。加快认定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服务贸易品牌,鼓励自主品牌服务出口。建立上海服务品牌认证标准体系,支持企业打造有品牌效应的服务产品。鼓励服务贸易企业积极申报政府质量奖,树立服务贸易领域“上海标准”,打响“上海服务”品牌。推动实施专业服务“跟随出海”战略,支持有较强竞争力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争议解决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为对外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16.建立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发挥市贸促会、上海国际商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的作用,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平台,密切与经贸组织、友好城市的合作往来,加大国际合作交流力度。争取开展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签发服务贸易项下的服务提供者(或服务提供商)证明书试点工作。完善本市服务贸易行业组织、促进机构功能,建设一批服务贸易境外促进中心,开展海外促进活动。优化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商事仲裁、调解等业务,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
17.加大服务贸易国际交流力度。根据国家规定,落实各类双多边国际协定、谅解备忘录,推动《关于建立中英服务贸易工作组谅解备忘录》中上海与伦敦的服务贸易城际合作,深化金融、航运、贸易等领域合作交流。支持商务主管部门组织从事服务业扩大开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领域公务人员集中赴境外培训。
18.提升服务贸易公共服务水平。围绕共性技术支撑、云服务、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统计监测、信息共享、品牌建设推广、人才培养和引进、贸易促进、风险管理等功能,打造一批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认定和培育一批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探索开展相关数据库建设,加快形成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制度框架。
(七)全面探索优化政策体系
19.完善财政税收政策。优化本市服务贸易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和范围,每年更新《上海市服务贸易促进指导目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并将支持范围扩展至数字贸易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强与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的对接,支持设立市场化的服务贸易发展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新业态培育。优化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零税率退税和增值税免税办税流程。在确保有效监管和执行相关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对“两头在外”的研发、检测等服务业态所需进口料件实行保税监管。探索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外资医院开展研发业务所需、非用于销售或使用的进口医疗器材和耗材予以保税。
20.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无担保信用融资、保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服务。支持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展,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加大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开发和推广力度,进一步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深化“政银保”合作,依托“大数据+担保+银行”“信保+担保+银行”等模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出口企业融资成本。推进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
(八)全面探索健全运行监测和评估体系
21.健全运行监测体系。健全服务贸易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加强对服务贸易各领域头部企业运行监测和趋势判断。加强与服务贸易相关智库的合作,积极研究数字贸易等新模式新业态,完善服务贸易统计监测、运行和分析体系。
22.完善评估分析体系。加强与各类信息化交易平台的合作,探索建立系统集成、高效协同的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和统计分析机制,完善基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服务贸易评估体系,提升本市重点发展领域评估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工作要求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与对口国家有关部委进行沟通,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的政策保障措施,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争取开放措施第一时间落地,并做好经验总结。各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服务贸易支持力度。市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跟踪督促,确保试点任务落实。同时,要综合评估各有关部门、各区试点推进情况及成效,定期对阶段评估情况进行通报。重大事项及时请示和报告。
本实施方案自2020年11月6日起施行,在国家规定期限内完成试点任务。
- 上一篇:拼多多中国排名第几?2020互联网上市公司排行上升一位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