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生物董事长李云春简历:不可以质疑人品言论被热议(2)

  2001年1月,沃森生物注册成立,不久便和云大科技合作进军疫苗行业,在这中间,沃森主要担任“研发中心”的角色,李云春也进入云大科技并负责销售业务。

  在当年,云大科技大连汉信生产基地1-8月的销售额为400万,应收账款为200-300万,李云春接手销售后,直到12月,其新增销售1200万,利润为300万,“我打开了主流市场。”他说道。

  沃森成立初期,因为资金问题,陈尔佳还曾借过高利贷,“我亲自去的,借了50万。”而在与云大科技合作的期间,沃森也逐渐建立起来,直到双方合作结束,沃森出资200万回购了云大科技持有的45%股份。

  “自己生产疫苗,产业化。”是沃森团队的梦想,于是李云春开始寻求与政府的合作,贷款建厂。在与昆明政府寻求合作失败后,通过玉溪政府的牵线搭桥,沃森与玉溪地产达成投资合作,玉溪地产最终以1000万受让沃森20%的股份。

  “其实当时他看中的也不是我们,而是玉溪政府给的那块地。”在与玉溪政府达成招商协议后,当地政府以约10万/亩的价格卖给沃森128亩地,但当时的沃森连1300万也无力支付,因此政府便先办理了转让手续,由沃森拿地到银行进行抵押,获得5000万贷款再支付给玉溪政府。

  沃森是一家没有实际控制人的公司。在李云春的观念中,大家一起创业,股权应该让大家共有。

  2010年11月12日,沃森生物登陆创业板,上市当天股价高达158元,收盘价136.35元,创下了当时“创业板最贵股票”纪录。李云春当即写了几句诗发送给自己的朋友:“高处不胜寒,埋头迎挑战。”

  从沃森2010年上市至今,李云春从高达20%的持股比例一路减持,截止今年3季报,李云春的持股仅剩3.13%,套现高达几十亿。在今年的10月份发布的《2020胡润百富榜》上,李云春以52亿元财富,排名1103位。

  时代财经查询发现,目前沃森的第一大股东为云南工投集团,持股比例为4.97%。云南工投集团参股沃森的动作可追溯到2016年9月,当时其以约12.4亿元受让玉溪地产以及李云春、刘俊辉等三位自然人股东近1.23亿股股份(占总股本8%),成为沃森生物第一大股东。3位自然人股东合计套现近8亿元,其中董事长李云春套现4.07亿元,退居第二大股东,刘俊辉套现3.47亿元退居第三大股东。

  2017年初,工投集团通过二级市场以10.18元/股的均价增持沃森生物100万股,并分别在同年7月和9月,工投集团再次以大宗交易方式受让李云春、刘俊辉等人3556万股和2594万股,合计7.9亿元,李云春再次套现3.58亿。

  随后,2018年12月,李云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2704.71万股,套现约4.8亿元;2019年1月,李云春再次减持沃森股份1028万股,因未按规披露,遭深交所下发监管函。据外汇天眼计算,从2018年底至2019年3月,李云春共计4次减持累计套现超过5亿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股民学堂立场无关,所发表内容来源为用户整理发布,本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