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是什么企业?2020年中芯国际现状新消息分析
中芯国际今年刚满20岁,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其财报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213.9亿元、230亿元及220.18亿元。
相关报道:
在邀请蒋尚义回归担任副董事长之际,联合CEO梁孟松却临时向董事会递交了一封书面辞呈。而为此事,中芯国际一连发布了6份公告,可见情况波折。
此事在资本市场引起轩然大波,中芯国际今日科创板股价一度大跌9.84%,最终报收55.2元,跌幅5.53%;H股短暂停牌,恢复交易后,股价同样低空波动,最终收盘跌幅4.94%,回到20港元附近。
事情愈演愈烈之下,上交所也在第一时间对中芯国际下发了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正是上市公司、董事、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梁孟松在先进制程的天赋和技术积累确实非常厉害,而蒋尚义围绕成熟制程深耕,更符合当下中芯国际的现实需求。”一位接近中芯国际的人士称。
某华东券商人士坦诚地告诉新浪财经,虽然科技一定是未来发展方向,而中芯国际又是半导体龙头,但目前我们的研发和技术水平仍然跟国际存在一定差异。“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期,如今却遇到核心人员动荡,受影响肯定不小。这件事要怎么解决还不知道。”
实际上,“内斗”摩擦并非第一次发生,中芯国际曾经的CTO的杨士宁与CEO王宁国之间,现任两位联合CEO赵海军与梁孟松,均被传过“不合”。
在人事纷争的同时,中芯国际还有新麻烦,美国时间12月10日,有投资者因在美国证券交易场外市场购买了中芯国际部分证券,而向美国法院提交了一份民事诉状称,中芯国际违反了相关美国证券交易法规定。
事情愈演愈烈之下,上交所也第一时间对中芯国际下发了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正是上市公司、董事、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但是回顾中芯国际的科创板上市历程,却像是在看一部“爽剧”,从传出中芯国际即将申报科创板开始,其整个上市过程都被“镁光灯”所追逐。
仅用45天,中芯国际就完成了从科创板上市申请受理到正式上市的过程;242.61亿元的配售总额;战略投资阵容豪华,不少“国字头”基金均参与认购;更有数千只公募产品参与中芯国际报价……
中芯国际今年刚满20岁,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其财报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213.9亿元、230亿元及220.18亿元。
而此前中芯国际鸣锣上市,更是备受瞩目,发行价27.46元,市盈率109.25倍。开盘价报95元,上涨246%。不过,这一高点后,中芯国际股价开始一路下挫,最低曾跌破50元,前段时间,股价有所回升至近70元。但近期此事一出,公司股价受到重创,一日市值就蒸发了2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