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 铁矿石缘何如此疯狂

  岁末年初之际,本以为不寻常的2020年可以平稳结束了,但铁矿石又疯了,12月11日,DCE铁矿石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价格指数最高为1042元/吨,普氏62%铁矿石指数为160.7美元/吨,价格均已创出历史新高,而在2019年年初的时候,铁矿石价格仅为72美元/吨。

  谁在“点石成金”

  如果按照市场经济的思维,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变化,那么此次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是这样造成的吗?

  先来看需求端,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钢铁企业生产的停滞,据世界钢铁协会预测,2020 年全球成品钢需求量为17.25 亿吨,同比下降2.4%,全球不含中国的成品钢需求量为7.45亿吨,同比下降13.3%。

  相比之下,中国的钢材消费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成品钢需求量预测为9.80亿吨,同比上涨8.0%。也就是说,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对于铁矿石的需求并没有大幅增加的基础。

  再来看供给端,巴西的发货量受到淡水河谷溃坝事故的影响,发货量继续下降,1-10月,包括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印度、南非等18个国家的合计发货量下降1480万吨,同比减少1.1%,幅度并不大。

  综合供需两端的情况,虽然铁矿石处于供需紧平衡的局面,但其价格的涨幅并不应该如此之大,已经大幅偏离正常的水平,那么背后是谁在推波助澜呢?这还要从供需两端的参与方高度集中说起。

  我国铁矿石极度依赖进口,进口的铁矿石约占总需求的80%,其中60%来自澳大利亚,20%来自巴西。早在2017年的时候,中国进口铁矿石就已经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75%以上,按说中国是有能力影响铁矿石定价的,但我国在铁矿石定价方面一直缺乏与消费地位相匹配的影响力。

  需求端主要来自中国,而供应端主要来自四大矿山,2019年,四大矿山公司的铁矿石产量分别为:淡水河谷(3.02亿吨)、力拓(3.44亿吨)、必和必拓(2.40亿吨)和FMG(1.68亿吨),合计10.54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6.68%。从出口来看,四大矿企占据澳大利亚、巴西两国铁矿石出口量九成以上。而澳大利亚、巴西的四大矿山在与我国钢企议价时主要采用普氏指数——中国主要港口的铁矿石CFR(成本+运费)现货价格,但由于其价格编制方式不透明,很容易造成卖方垄断,国际铁矿石的议价权很大程度上被澳大利亚等供应国控制。

  中澳关系恶化之后,澳大利亚很多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出现订单的下滑,因此对于此次铁矿石价格的失控,外界普遍认为存在操控的嫌疑,是澳大利亚用来回击中国的手段。

  中国对外依存度高的原因是什么?

  单从储量来看,我国铁矿资源非常丰富,排名世界第四,既然如此,那么中国为什么不自己开发反而依赖澳大利亚呢?原因是多方面,但资源禀赋和成本优势是根本。

  垄断全球的四大矿山的现金成本就有明显的优势,以FMG为例,公司C1成本(吨矿采矿、加工、铁路和港口的运营成本,包括对应的直接管理费用和生产管理费用)持续下降,公司C1成本仅为12.94美元/湿公吨。2019 年全球铁矿石平均离岸现金成本约为32美元/吨,而中国国产铁矿石平均离岸现金成本为69美元/吨。

  铁矿石生产成本主要由采矿、选矿、资源税费、管理和维护费、运输费用、折旧、信贷成本等要素构成,采矿、选矿成本占铁矿石现金成本50%以上。开采成本约占现金成本的35%,因铁矿资源开采难度、自动化生产水平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从长期来看,随着铁矿开采规模扩大,规模效应可降低开采成本,但随着矿井开采难度增大,如由露天转至地下开采,采矿成本会回升。

  选矿成本约占现金成本的 23%,若铁矿石品位高,则选矿成本低,从长期来看,随着铁矿石品位下降会有所升高。澳大利亚成为中国进口依赖国主要就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首先,澳大利亚铁矿石不仅产量高,而且纯度高,铁矿石的纯度越高,炼铁成本就越低,这能大幅降低中国钢铁企业的成本,而国内铁矿石杂质多,冶炼难,难以满足高品质精钢冶炼需求。另一方面,澳大利亚铁矿石埋藏浅,很多都是露天铁矿,开采成本低,效率高,而且中澳两国距离较短,运输成本低、运输时间短,西澳到青岛的铁矿石运价均值只有7.5美元/吨。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澳之间的铁矿石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我国就在积极推进大宗商品采用人民币结算,这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如果未来商品越来越多的采用人民币结算、支付,这些卖家越多越多的接受和习惯接受使用人民币,那在以后的对话中无疑将大大提升中国企业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定价的话语权。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此次铁矿石价格的失控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尽快摆脱对于进口的极度依赖势在必行,短期内可以通过加快兼并重组、增加废钢供应并提高废钢利用比例、降低国内铁矿税赋等方式来优化我国的铁矿石供应,事实上,中国已经在非洲陆续收购矿山。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需要在海外建立长期高效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稳定铁矿石基地,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国家垄断铁矿石供应的现状。例如,中钢集团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的Channar矿山合资企业、首钢集团在秘鲁的马可纳项目等,此外,近年来我国以山钢集团、赢联盟、宝武集团为代表的中资企业已深度参与西非铁矿资源合作开发,在西非地区获得了一批优质矿山项目。从已经采取的举措来看,国内已经认识到多渠道供货的重要性。作为消费大国的中国终有一日在铁矿石交易中不至于被动。

郑重声明:用户在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股民学堂立场无关,所发表内容来源为用户整理发布,本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