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维度看“碳中和”经济变革及机会

  1、全球共识维度:全球碳中和共识下,碳交易市场发展或迎来共振

  伴随“碳中和”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识,进一步调整全球能源使用结构,用技术变革及创新换取全球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成为各个经济主体后续碳减排政策的重心。从国外经验看,碳金融市场已经成功实现了对碳排放这一类环境成本的科学量化和市场化定价,并为其提供了流转、估值和变现的便捷渠道将其所对应的风险成本或潜在收益转化成了企业的财务绩效,成为绿色金融体系中率先实现落地生根的环节。展望未来,全球碳中和共识下,碳交易市场发展或迎来共振,中国碳交易及碳减排的市场定价或是碳中和实现基础。

  2、宏观经济维度:单位GDP 碳排放强度高,国内能源结构进入“新旧转换”的周期

  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数据,我国GDP 占全球比重达到17%左右,能耗约占全球24.27%,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球28.76%,单位GDP 碳排放强度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 倍。我国拥有全球19%左右比重的人口创造全球17%的GDP,但排碳强度属于全球较高水平,2020年实现碳达峰的任务较为艰巨。这或进一步倒逼未来9年居民部门的生活方式及企业部门的生产方式面临较大的“变革”。

  伴随政府对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与使用的倡导,2014-2019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已经出现连续下滑,我国能源利用效率逐年增长。我们认为,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成为2030年碳达峰前的增量能源需求的主要来源,2030-60年能源结构进入“新旧转换”的三十年周期。

  3、国内政策维度:碳约束下的减排成为我国政策发力的重点

  碳中和的清晰路径下,政策执行力度加码。根据政策及各部位释放的信息,我国推行“碳中和”的政策节奏可以总体归结为:

  2030年碳达峰前大力发展例如智能电网,特高压等新能源建设运输技术以满足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技术发展,同时压缩高能耗高排放例如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上游原材料产能,引导终端用能部门消耗模式整改,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

  2030年~2060年着手进行光伏、风电以及核能等新能源对石油、煤炭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能源的全方面替代,完成对碳捕集技术(CCUS)的突破,结合自然碳汇循环、完善对非新能源的回收和循环、来实现社会电力供给部门的整体脱碳,彻底重塑能源结构,实现碳净零排放。

  4、资源可控维度:国内大循环格局下,清洁能源发力或缓解能源依赖现状

  从资源可控的角度看,我国石油及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2%、41%,但光伏、风电装机规模全球领先,长远角度看,或依托清洁能源发展实现供给端的资源可控。

  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发电量已达到7.5万亿千瓦时,较2012年相比同比分别增长75%、50%。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披露数据,目前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全球首位,2019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也以6593万千瓦的惊人数据稳居世界第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更是早已达到全球第一。我国已具备良好的清洁能源发展基础,为实现资源可控,未来将会致力于传统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新能源的进一步研发。

  5、碳中和技术路径:以2030年为分水岭,“新旧”能源替代加速

  根据碳达峰及碳中和所实现的技术路径,我们分三个时间维度展望“新旧”能源替代的节奏:

  1)从短期来看,为顺利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必须致力于清洁能源的运输优化以及储备技术突破,为后期清洁能源的全面推行筑牢基础。

  2)从中期来看,整体能源结构的重塑和碳捕捉技术的升级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在碳达峰目标完成后,随着新型清洁能源的建设、运输成本平价,传统高耗能高排放能源将逐渐被整体替代。

  3) 从长期来看,能源结构重塑完成和碳捕集技术的成熟将逐步实现我国的碳负排放,至 2060 年碳中和目标的完成,此时资源循环再利用成为保持碳中和、达到气候中性的主题。

  6、财政与金融:利用财政与金融手段共同支持碳中和经济公共财政支出之外,谁来支付碳中和经济的资金缺口?未来 30 年,碳中和领域投资规模预计超 138 万亿,财政支出规模或仅占 15.94%,碳金融、绿色金融是为碳中和经济的资金缺口买单的主要方式。探索碳期货等衍生产品和业务,设立碳市场有关的基金,在资本市场上及信贷支持上,或引导资本市场投资践行 ESG 的投资理念,发挥龙头企业的环境治理作用。

  为什么碳定价是碳中和经济及推进碳减排的关键?从产权明确的经济学原理角度,碳金融发展的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定价。碳定价主要包括碳税(Carbon Tax)和碳排放权交易(ETS)两种形式。碳定价权博弈将会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认为,伴随碳定价水平及市场化的完善,排放权交易会让重污染地区或者高耗能、高碳排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治理成本,倒逼中国高碳产业调整。需要建立完整的配套政策,在全球碳中和的进程中争取碳排放的市场定价权。

  7、碳中和政策破局下,传统能源行业的变革与新能源行业的机遇

  1)化工:化工全面低碳革新,石油煤炭供应减量,新材料或受益

  2)钢铁:低质钢材全面减产,优质环保钢铁企业盈利抬升

  3)煤炭:短期煤炭能源核心地位无法动摇,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高

  4)光伏:2021 年光伏进入平价阶段,光伏龙头率先受益

  5)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拓宽新能源应用场景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全球能源供给格局超预期变化,国内经济超预期下行,全球黑天鹅事件突发风险。

郑重声明:用户在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股民学堂立场无关,所发表内容来源为用户整理发布,本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