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八项重点任务是什么?解读经济8大任务主要内容(2)

  中国的收入可以分为5个收入组

  中国的家庭可支配收入(税后)可以分5个等分组,我们分析了最近7年来的比重:最高20%的人,大概3亿人,占了全国收入比重的46%—47%;第二个被称作“中产阶级”,20%的人占了20%多一点;也就是说,中国前40%收入的人群,大概有5、6亿人。那么,中国还有8、9亿人,大概占30%的收入;然后,最低收入20%的人,就是是最低收入的3亿人。所以,中国的收入结构可以分为三个组:20%的人属于高收入组,中收入组人群占40%,低收入组约占40%。

  那么,是什么在推动产业结构?是“需求推动”,那么,需求结构又怎么被决定呢?最大的力量是收入水平。我们20%比较高收入的3亿人,他们的收入能力决定了他们的需求结构,我们的生产结构满足他们的需求结构。因此,对明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提出了一个任务就是“扩大国内内需”。

  扩大国内内需不是简单的增加财政投入的问题,而是要打通各种环节、增加就业,包含着改善收入分配,包含让城乡低收入的人群需求能够传达给生产端,让生产端能够更好为中低收入的需求服务。这对于商学院的人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也是努力的方向。

  5个收入组增速同步、齐头并进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5个收入组过去7年的真实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基本同步,这很好。

  我们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低收入增速基本差不多,这是最近7年来的表现。以前是高收入增长快一点,低收入增长慢一些, 但是从7年前十八大以来,中高低收入的增速齐头并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

  仔细来看,虽然总收入份额只占30%,但是他们的人口却占了60%—— 9亿人,这9亿人,基本上能以人均GDP的增速在增长,跟高收入人群的增长速度持平。这也意味着,如果这种增速能持续下去,可以预见在12、13年后,这9亿人的人均收入会翻一番,真实收入翻一番,可支配收入翻一番,会有4亿人迈入购买汽车的行列。今天这部分人面临的挑战,是我们巨大的潜力和未来。因此,关键是在于,我们的发展模式要让这5个收入组都能以比较均衡的、相同的速度增长。

  再来看看最富的10%的比例,从7年前的8千美元到今天的1万1千美元,这是可支配收入,决定我们今天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是这3亿人,但未来不是!未来你会看到其他几个组别,第二组从4000美元涨到4500美元,这部分是焦虑的自称为“中产阶级”的人,这是另外3亿人。第三个3亿人增长的还可以;第四个3亿人,增长的也相当不错,他们就是拼多多的服务对象。第五组的增长也很好,这跟我们的扶贫、注重更加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是有关系的。

  他们将决定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方向

  总结一下:第一、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复杂力量的结果,最近十年来,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相当不错。第二、我们要继续这种包容性的增长模式,企业家需要关心收入分配的变化,我们在谈到原理的时候,说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它的产业结构,光华管理学院刘俏院长带领的课题组大约也是用这样的指标衡量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最后再说一点,“十四五”规划建议里提出,我们要在未来15年时间里保持制造业份额的相对稳定。另外,工信部部长最近提出,我们要做强做实做优制造业,没说做大,这表示了大家谨慎的一面。我认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制造业一定程度上份额的稳定是可以做得到的,这取决于我们怎样扩大内需,取决于后面收入60%的人群,他们大约滞后第一组人15年——20年左右,还处在第一组15年——20年前的消费结构,他们会构成未来10年对工业制造品、工业产品和家用产品的巨大的需求。

  这些巨大的需求,当然伴随着我们的深入改革,包含着城市化、长租房,包括高房价、城市管理的体系问题,包含政策是否有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的,是否准备好将那60%的、8亿多人逐渐纳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为他们提供安居之所。所以说,中国充满了前途和希望,也充满了挑战,也需要大家的创造力。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用户在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股民学堂立场无关,所发表内容来源为用户整理发布,本站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